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百度起訴今日頭條(劍指搜索 今日頭條與百度狹路相逢)

導讀百度起訴今日頭條文章列表:1、劍指搜索 今日頭條與百度狹路相逢2、搜索大戰字節跳動能撼動百度嗎?3、產品觀察?| 今日頭條加速百度化,但通用搜索引擎還有價值嗎?4、百度訴百度

百度起訴今日頭條文章列表:

百度起訴今日頭條(劍指搜索 今日頭條與百度狹路相逢)

劍指搜索 今日頭條與百度狹路相逢

來源:新京報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挖來百度舊將 今日頭條劍指搜索老大

2019年末,今日頭條迎來了誕生的第七個年頭以及第三個重要管理者。新CEO朱文佳在生機大會上首度正式亮相。去年同一時間,站在主舞臺上的演講者陳林已成為字節跳動創新業務負責人。再往前三年,站在這個舞臺上的是穿著黑色T恤的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

在正式亮相的演講中,朱文佳宣布了今日頭條在搜索業務上的布局。他還回應了由此引發的今日頭條的邊界問題,在他看來,“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一橫一豎’。” “一橫”是盡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盡可能多的分發方式。這也解釋了今日頭條的內容載體從圖文向微頭條、問答、短視頻、直播等擴展的原因,以及為什么有了算法推薦,還要再做關注體系,甚至通用搜索。

在隨后的媒體群訪中,面對“今日頭條搜索目標是想超越百度”的問題,朱文佳坦承:既然做一個東西,肯定瞄著第一去做的,如果瞄著第二,肯定沒有奔頭。

這說明今日頭條已經駛入百度的核心業務——搜索,而百度也已經在2016年9月將AI(人工智能)和信息流列為自己的主航道。在核心道路與命脈業務的問題上,雙方未來或許沒有調和余地。搜索引擎使用率下降、廣告主整體投放減少的大背景下,則讓雙方的爭奪顯得更加激烈。

今年8月CNNIC公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雖然2019年國內搜索引擎用戶總數繼續上升,但使用率卻已經連續第2年下滑,從2017年的82.8%下降到81.3%。手機搜索引擎用戶使用也繼續下滑,從2017年的82.9%跌至78.2%。

頭條換帥

補齊搜索做到一橫一豎

上線七年的今日頭條同樣面臨所有應用程序都有的“七年之癢”——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拉新、固粉成為難題,張一鳴曾在年中的內部員工會上表示,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日活躍用戶(下稱:日活)。更重要的是,除了西瓜視頻之外,不管是悟空問答、微頭條,還是小程序,頭條生態內的創新似乎都不像“app maker”字節跳動的其他產品那么亮眼。

朱文佳也在群訪中承認,早期今日頭條的增速是比較快的,一年可以漲三四千萬日活。最近一兩年增速的確慢下來了,頭條自己也在正視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還是創造的用戶價值不夠大”。朱文佳判斷,泛資訊領域賽道至少是6億級的市場,但目前沒有一家能夠在體驗上做到非常完美,因此呈現出了現在多家平臺膠著的局面。

朱文佳給頭條開出增長“藥方”是成為標準意義上的通用信息平臺,“一個現代人所能接觸到的所有內容體裁和分發方式,幾乎都在頭條平臺上得到了容納和體現。”他將今日頭條過去七年的思路歸結為“一橫一豎”:“橫”是盡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豎”是盡可能多的分發方式。從內容體裁看,頭條先后增加了圖文、短視頻、直播、問答、微頭條等內容;分發方式上則有個性化推薦、內容運營、關注訂閱。

由此,頭條目前迫切需要補上的就是搜索引擎,這個更側重垂直類目和長尾內容的分發方式。曾在百度搜索部擔任主任架構師的朱文佳這個時候升任今日頭條CEO,也顯得意味深長。對此,朱文佳卻持否認態度,“我理解公司讓我負責頭條是因為我對產品和技術都有比較好的把握,并不是說我是做算法的,如果這樣我直接帶算法團隊就可以了。”

2019年7月底,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搜索團隊招聘的信息獲得廣泛關注。字節跳動方面當時介紹,該公司的搜索產品已經上線,用戶可在今日頭條上面的搜索框進行試用。

朱文佳介紹,頭條搜索2017年組建團隊,2018年增加對技術團隊投入,目前搜索業務已經上線一年。產品此前在打磨階段,最近在用戶體驗方面,“頭條搜索已經進入了業界的第一梯隊”,后續還會做更多的改進。

頭條為什么做搜索?朱文佳談到,內容生態的豐富會改進搜索的結果,這也是頭條做搜索的一部分優勢所在。“推薦引擎和搜索引擎兩者是無縫能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對這個產品未來幾年更理想的發展形勢的判斷,是應該結合在一起,因為它們能互相促進。有了搜索之后可以幫助推薦引擎推薦得更準,這是搜索對推薦的幫助。”朱文佳在接受包括新京報記者在內的采訪時稱。

短兵相接

百度重注搜索和信息流

事實上從公關戰到訴訟戰,再到信息流業務競爭,頭條和百度間的摩擦一直不斷。此番頭條正式宣布布局搜索業務,或將與百度形成短兵相接的態勢。

最早二者對標的是信息流業務。頭條從2014年開始發力信息流廣告,搶走了不少原本屬于百度搜索的廣告份額。2016年,頭條的營收達到8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主要收入來源是信息流廣告。同年,百度總營收705.49億元,凈利潤116.32億元,只有2015年的三分之一。

也是在2016年9月,戰略幾經搖擺的百度在其世界大會上決心發力信息流,并正式推出百家號,提出將內容成產、分發、變現串聯。其百家號體系與頭條更早幾年推出的頭條號體系類似,到2016年9月,入駐今日頭條的頭條號已經達到30萬,每天有18億次內容被消費。同年,雙方均推出了針對創作者的補貼計劃,百度是2017年將以100億分成給內容生產者,而頭條則是10億補貼短視頻創作者。

除了賬號體系,雙方還在信息流需要的多個內容體裁上展開纏斗,問答、短視頻、知識付費等均在其中。2017年初,今日頭條就開始內測問答功能。頭條一方面看中問答可以在新聞資訊之外補充UGC內容,另一方面則希望借問答建立知識社區和社交關系。百度無疑也是看中了問答這些功能。2017年8月,百度百家號向中高級作者開通問答功能。除了問答,在2017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正式推出了短視頻聚合平臺好看視頻,對標今日頭條的短視頻產品西瓜視頻。

目前,雙方在信息流領域的月活用戶和營收情況均處于膠著狀態。據外界預估今日頭條主應用的日活在1.8億左右;據百度過去幾個季度財報,百度應用的日活在1.8億以上,9月百度日活達1.89億,同比增長25%。營收方面,百度2018年營收在800億元規模,其中廣告占80%以上;而同年,外界猜測今日頭條廣告收入在500億規模。

搜索這個百度占據國內主導地位的行業,則成為二者的新戰場。在201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兩次財報發布后,李彥宏強調,“搜索是百度的根基,是百度的核心價值”。

賽道相左

百度頭條互相進入對方強勢領域

據相關的市場份額調查數據顯示,世界第一大搜索引擎是Google,緊隨其后的是視頻網站Youtube,電商平臺亞馬遜領先于微軟開發的搜索引擎必應,僅僅落后傳統門戶巨頭雅虎0.1%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社交平臺臉書、推特、Pinterest分別排在前列。

無論是Youtube還是身后的亞馬遜、臉書、推特們,其本身都有非常優質的內容源。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們成為各自使用場景的代名詞,也就承載了用戶們的日常行為,自然會擁有非常活躍的內部搜索。活躍的內容生態和場景需求,也是朱文佳認為頭條應該做搜索的原因,其挑戰在于技術、團隊和算法。

作為老牌搜索引擎的百度,需要面對的挑戰與頭條相反,其缺少的是內容生態建設。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蔡先生認為,用戶使用搜索引擎頻率減少,不是因為技術或者文化原因,而是在移動互聯網下,各個應用程序都較為封閉,好內容無法被抓取,個人站點更新頻率減少導致的,“內容側沒有好東西,搜索出來的結果肯定都是垃圾”,蔡先生說。

百度近年來也在通過自建、投資的方式積極補足內容生態。自建方面,愛奇藝、百度百科、百度貼吧、好看視頻、小程序等均在為百度提供內容資源。2018至2019年間,百度還在內容領域進行了大舉投資,覆蓋音樂、短視頻、文學多個賽道。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投資泛科技興趣社區果殼,持股9.38%;領投知乎4.34億美元的F輪融資。

頭條進一步完善搜索生態的步驟之一是對互動百科的收購。朱文佳稱,在收購互動百科后,進行了團隊的整合,補充了產品和研發人員,重新制定了更大目標,“希望將來也能把互動百科打造成用戶體驗和內容最好的百科。”

此外,頭條和百度走入同一條河流的原因也取決于對廣告營收的爭奪。2017年,頭條的廣告收入達到百億,同年剛剛布局信息流一年的百度宣布信息流廣告業務收入10億美元。

廣告、電商、金融是互聯網領域最直接的變現方式,信息流廣告又是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除今日頭條外,騰訊、百度、微博及快手都已上線信息流產品,并且將其視為營收的關鍵增長點。

這么做的結果則是,原本做信息流的頭條和原本做搜索引擎的百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像。

新京報記者 白金蕾

搜索大戰字節跳動能撼動百度嗎?

頻頻法律官司的背后,是兩大互聯網巨頭對搜索市場的激烈爭奪。 圖/視覺中國

近日,字節跳動訴百度一審獲賠50萬元,百度表示將提起上訴。12月2日,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通過個人頭條號上發文稱百度涉嫌做偽證。兩大互聯網公司已多次對簿公堂,而雙方對搜索市場的爭奪已趨于白熱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倪明

百度:將提起上訴

11月30日,因人為干預搜索結果、在搜索頁面詆毀今日頭條,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區法院一審判決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法院責令百度立即停止上述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維權費用50萬元,并在其官網和客戶端顯著位置刊登聲明為原告消除影響。

字節跳動公司訴稱,當用戶使用百度搜索其運營的今日頭條官網相關關鍵詞時,標題下方會出現紅色、醒目的“提醒:該頁面因服務不穩定可能無法正常訪問!”或類似的警示字樣。這些貶損性的虛假描述,和“!”、紅色字體等通常用以對網站安全性進行嚴重警示的標注方式,導致用戶對今日頭條網站及服務產生負面評價,誤導用戶,惡意阻止用戶訪問今日頭條網站。

針對與今日頭條的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的最新判決結果,百度方面表示,“對此判決結果將提起上訴”,并強調,在對存在異常情況的網站進行安全提示標注上,“百度對所有網站一視同仁”。

對可能被劫持、惡意篡改、訪問狀態不穩定的網站進行安全識別和風險提示,是當前互聯網及安全領域的通行做法。除百度外,Google、搜狗、金山、360等搜索、瀏覽器及安全殺毒產品都會采用此類做法,其中因此產生糾紛的也不在少數。2006年,Google曾因寶馬使用作弊手段提高自身搜索引擎排名,宣布在德國主網站將其封殺。

百度與今日頭條的此次糾紛發生于2018年,百度的爬蟲在檢索收錄時監測到今日頭條的官網存在不穩定狀態而自動對其進行了穩定性異常標注。

此前已有多起法律糾紛

百度與字節跳動的法律糾紛已有多起。據裁決文書網,2019年,百度公司因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脈脈運營主體)發布侵犯百度公司名譽權的廣告將其訴至法院,百度主張淘友公司作為涉案廣告的廣告主、字節跳動作為涉案廣告的廣告發布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最終法院判定百度勝訴,責令被告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向原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賠償經濟損失40萬元和合理支出4萬元,被告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就上述經濟損失中的10萬元及合理開支中的1萬元與被告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焦點:百度和字節跳動正面較量

頻頻法律官司的背后,是兩大互聯網巨頭對搜索市場的激烈爭奪。2019年,繼社交業務拓展受挫之后,字節跳動將目光轉向搜索業務,切入百度的腹地,百度和字節跳動的正面較量打響。“整合了頭條、抖音、西瓜等產品線,字節的搜索廣告全量上線了。”字節跳動一位員工近日表示,部分產品的搜索業務早在2019年初就上線了,商業化也一直在試水,產品功能也在不斷打磨,近期一組官方海報預示字節系的搜索廣告開始全量上線,各地巨量引擎商業化中心也都開始售賣搜索廣告業務了。

雖然字節強勢進攻,但百度在搜索領域的第一優勢并不能輕易撼動,這是騰訊(搜狗)、360等企業相繼征戰失敗的領域。據財報顯示,百度2019年年營收為1074億元,去年全年百度在線廣告營收781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2.7%。2020年Q3,百度核心在線廣告收入為184億元,超出華爾街預期。超出預期的原因在于,疫情后的市場復蘇較快,整個在線廣告市場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howto類搜索是字節的短板,但howto類搜索是搜索整體商業化最重要的部分,如本地生活、醫療、教育等都是基于howto類搜索產生商業化。這些也是字節跳動需要長期完善的地方,也是百度做了20年搜索積累的壁壘。該業內人士預計,字節跳動明年會加速站外孵化,保持站外搜索布局。

產品觀察?| 今日頭條加速百度化,但通用搜索引擎還有價值嗎?

文 | 余洋洋 編輯 | 張信宇

今日頭條和百度越來越像了。

5月初,今日頭條對其產品Web端主頁進行了一次改版,改版前的頭條官網更像一個采集類的內容站點,改版后,頭條在頁面頂部突出搜索功能,搜索功能占據了整個Web端頁面1/2的比例,搜索框下同時添加了“熱搜”一欄。

為了強化搜索功能,在更早之前的2月份,頭條已經對移動端進行改版,主界面的搜索欄從頂部邊框移至主頁面,占據了首屏約三分之一的位置,推薦頁展現也從純feed流變為搜索框加feed流的組合形式。搜索框被調整至頁面的核心位置,獲得了強入口。

網頁端、移動端首頁前后腳改版背后,可見今年頭條將主推搜索引擎,試圖將用戶導流到搜索功能上。

字節跳動布局搜索業務可以追溯到2017年。今日頭條App最初是一款以推薦為主分發形式的圖文信息流產品,推薦是與搜索不同的信息聚合形式。也因為此,今日頭條一直被視為字節發力搜索業務的主陣地,但到了2021年,搜索移動化、垂直化的趨勢幾乎成了業內共識。

即使移動端App內的搜索無法完全替代用戶對傳統聚合搜索引擎的需求,但傳統搜索引擎從移動互聯網崛起時就已經走了超過5年的下坡路,為何字節跳動還是沒有放棄這塊蛋糕?

今日頭條的“搜索化”歷程

今日頭條發力搜索可以追溯到2017年,2017年,字節跳動成立搜索部門,招攬了谷歌、百度、360等搜索團隊的技術人才。隨后兩年,字節在搜索領域大肆招兵買馬,并很快組建出一支擁有一定實力的技術團隊。

字節跳動的搜索業務以“中臺 前臺”的方式進行,搜索算法由喬木帶領,搜索工程由廖寶華負責,前臺以今日頭條和抖音兩款產品為承接。

如今,除了基本的站內搜索功能之外,在今日頭條App上已經可以搜索到不少來自站外的內容。論功能,其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已經沒有什么差別。

把今日頭條和百度的移動端App放在一起做一個對比,你會發現這兩款產品已經相差無幾。

同樣的頂部搜索框下,是同樣的關注、推薦二級入口。底部四個一級入口中,也都有自家視頻產品的位置。默認推薦頁的布局也極其相似,同時也都要接受監管要求的內容置頂。

百度、頭條app主頁對比

而在網頁端,今日頭條的主頁也越來越接近傳統搜索引擎。雖然不像傳統搜索引擎只有一個搜索入口的高度簡潔,但相比改版前只在頁面頂部設有一個搜索入口,剩余頁面全為推薦頁展現的大面積信息流圖文,改版后的主頁已有一半頁面為搜索入口,信息流圖文所占頁面比例大幅減少。

改版后的今日頭條Web端主頁

不僅如此,進入頭條的搜索界面,還出現了“問答”、“頭條百科”等對標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的產品。在主搜索欄旁的側邊欄,今日頭條則同時借鑒了谷歌的關聯詞功能和百度的熱榜功能,將這兩項功能一起裝入側邊欄。

從功能上看,只差去掉首頁剩下的一半信息流圖文這最后一步,今日頭條就將從一個以推薦為核心功能產品變成一個以搜索為核心功能的產品。

進入到2020年,今日頭條還開啟了搜索業務的商業化。曾有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告訴36氪,今日頭條于去年年初開始籌備將搜索商業化。去年 9 月 25 日,頭條正式啟動搜索廣告,給現有客戶全面開通搜索權限。

今日頭條此前的廣告形式主要為信息流廣告,即最經典的“4-1”模式——用戶首次下拉刷內容時,信息流第四條位置展示廣告。字節跳動通過算法推薦與用戶更相關的廣告。但從轉化的角度來說,算法再準也沒有用戶主動搜索準,搜索廣告轉化成本會更低。

都2021年了,還有人用通用搜索嗎?

除了今日頭條,字節跳動迄今為止推出的最成功的產品抖音,也在今年開始發力搜索業務。不過,與今日頭條發力通用搜索的模式不同,抖音做搜索,其目的與微信、淘寶一樣,其出發點是為了滿足用戶對app內特定內容的主動搜索需求,是隨著產品形態演變而發展出來的必要功能。

今日頭條發力搜索初期,搜索垂直化、碎片化的趨勢還沒有現在明顯,尤其是當時整個短視頻行業正處在蟄伏期,與之伴隨的視頻搜索也沒有像今天一樣爆發出巨大潛力,傳統的聚合搜索仍然存在市場空間并處在穩定增長之中。

比達咨詢發布的《國內搜索引擎發展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手機端搜索引擎的用戶使用率達到98%,而PC端僅為82%。從最新的數據來看,用戶在手機端的搜索使用率已經大大超過PC端,而隨著用戶對手機端app內搜索體驗要求的提高,二者在未來的差距恐怕還會繼續拉大。

國內搜索引擎不同終端用戶使用率

而眼下,隨著用戶的搜索需求逐步轉移到微信、抖音、淘寶等移動端垂直應用,通用搜索的市場規模觸達天花板,今日頭條卻仍在堅持做通用搜索,其最直接的目的可能只有一個——賺更多的錢。

都2021年了,還有人用通用搜索嗎?有,而且還是有不少人用。

比達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至2020年,我國搜索引擎的市場規模從707億元增長到了1200億元,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年增長長期保持在10%左右,尤其是移動端的搜索。在國內搜索市場份額第一的百度在2010年推出移動端app,2014年百度app推出內容戰略。拋開技術因素,今日頭條布局移動搜索的時機與百度不分前后。

國內搜索引擎市場規模

這意味著通用搜索雖然不是個有巨大想象力、有創造力的業務,卻仍然是個能幫公司賺錢、拉動一些增長的業務。

據36氪此前了解,同樣是賣關鍵詞競價搜索廣告,今日頭條的售賣邏輯更加效果導向——百度的競價邏輯是,價格越高,你的廣告出現的位置越靠前;而在頭條,價格越高,你的廣告會得到更高的用戶匹配度,也就是說被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用戶刷到的概率更大。

頭條在信息流業務時期積累了海量用戶數據,比如根據每個用戶的興趣為其打下的標簽。這些數據沉淀于其數據中臺,如今可以直接復用在搜索的廣告投放中。

這意味著,對于廣告主來說,若兩家的廣告價格差異不大的話,在頭條的花錢效率有可能是更高的。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是一家非常善于“賺錢”的公司。據The Information報道,字節跳動2020年的收入增長了一倍多,達到約370億美元,同時去年的營業利潤也超過70億美元。

字節跳動近年來的營收增長非常迅速:2016年營收達60億,2017年營收達160億,2018年營收達500億。

根據此前流出的字節2021年目標紀要,抖音搜索月活6億 ,日活1.5-2億,每月超過200億搜索量,達到百度體量(1200-1500億)的近1/6,抖音已經可以通過搜索變現。而字節今年2600億的廣告營收目標中,今日頭條占據了450億,僅次于抖音的1500億,搜索廣告整體則占據了約50-60億。

在不斷翻倍的目標數字下,字節跳動需要不斷尋找新的增量市場,包括新業務電商、游戲、教育、海外商業化,也包括尋找像搜索這樣的市場成熟業務的新變現方式。

去年7月,騰訊曾宣布以30億美元價格全資收購搜狗。但收購搜狗后,騰訊并沒有發力搜索業務,而是將搜狗的技術能力掰碎了融進PCG各個業務部門,可見騰訊已經暫時放棄了在通用搜索業務上掙扎,而字節仍在繼續。

百度訴百度烤肉商標侵權獲最高法支持,品牌保衛這樣做

“百度烤肉”公司與百度公司商標糾紛訴訟大戰經歷數年終于告一段落,最高人民法院日前駁回深圳市億百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孫某某的再審申請。

此前,廣東兩級法院判決深圳億百度公司及其“百度烤肉”加盟店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標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借知名企業的品牌,注冊或者使用與其近似商標招攬自家生意,在商標領域搭便車、傍名牌的現象時有發生。類似于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近年來,百度公司也發起了多起維權案件,涉及汽車、酒店、地產、餐飲等行業。

“百度烤肉”侵權,判賠350萬

百度公司我們都很熟悉了,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服務商。據悉,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百度”二字源于宋朝詞人辛棄疾的詞句“眾里尋他千百度”。

而這一一家互聯網搜索公司與一家做餐飲的“百度”杠上了,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公司只因為用了同一個名字“百度”,2013年起開始交火!

做餐飲的“百度”名叫“深圳市億百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億百度),2005年創立于沈陽,是一家中式餐飲連鎖企業。根據深圳億百度公司網站宣傳及相關媒體報道,該公司于2005年成立第一家“百度”烤肉店,此后,孫璐明成立深圳億百度公司作為總部,在沈陽、四川、貴州、云南設立4家分公司,并發展了深圳市福田區百度烤肉店、深圳市龍崗區坂田百度烤肉店等數百家直營店或加盟店。

2013年,百度公司將億百度及其法定代表人孫璐明、深圳市名家百度烤肉店及該店投資人宋玉霞一起告上法庭,要求4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商標權,在媒體上發表聲明消除影響,并共同賠償百度公司經濟損失1104 .24萬元,為制止侵權支出的費用4萬元等。

2013年9月26日,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開庭審理此案。

百度公司認為,深圳億百度公司及其加盟店都使用了包含“百度”文字的字號,在招牌、菜單和經營場所的裝潢上,也使用了“百度烤肉”的文字標識,并存在突出使用“百度”文字標識的行為,導致相關公眾很容易將這些行為和百度公司進行關聯,造成誤導,侵犯了其注冊商標專用權。

深圳億百度公司則認為,該公司于2010年取得“億百度”商標專用權,其利用該注冊商標制作的牌匾及進行宣傳,同樣是依法使用注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對百度公司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2018年12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深圳億百度公司等4被告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標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應賠償百度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等共計350萬元。

億百度及孫璐明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2019年11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基本維持原判。

最高法駁回敗訴方再審申請

然而,孫璐明不服廣東高院二審判決,向最高法申請再審。

孫璐明認為,百度燒烤創立時間為2005年12月8日,早于百度馳名時間(2008年),其本身具有與百度相關的外觀設計專利,屬于對相類似的商標不當使用,侵權程度應予考量,賠償金額不應按照最高額判決,此外,百度公司對侵權負有次要責任,源于百度公司曾為“百度烤肉”提供競價排名服務,百度公司本身存在過錯并對孫璐明存在誤導。

2020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孫璐明的再審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在孫璐明投資設立相關企業和申請注冊相關商標時,百度公司涉訴商標已經為中國境內相關公眾所熟知,深圳億百度公司和孫璐明也自認其最初以“百度”為字號,就是為了“跟百度網站齊名”,且在經營活動中億百度公司在招牌、菜單及經營場所裝潢、網站宣傳頁面或交易文書上使用了“百度”“百度烤肉”“百度一口牛”“百度秘制肉”“百度加盟、百度精華”等標識,目的均是使相關公眾誤認為被訴標識與“百度”這一馳名商標具有相當程度的聯系,不正當地利用“百度”這一馳名商標的市場聲譽。原審法院綜合考慮涉案“百度”商標的知名度、侵權主觀惡意、行為性質、持續時間、侵權規模等因素確定的民事責任并無不當。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3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局以深圳市億百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3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為由,將該公司注銷。另查詢,與深圳億百度公司同樣已注銷的,還有沈陽、成都的多家“億百度”公司。

從中國商標網查詢獲悉,目前,孫璐明在多個商品和服務上注冊的“億百度”商標已因“連續三年停止使用”而被撤銷。

防御與維權并重,打好品牌保衛戰

近年來,傍名牌“渾水摸魚”的事件屢見不鮮,猶如之前的“今日油條”傍名今日頭條,百度烤肉傍名百度,這令許多正牌企業深受困擾!而面對如此困境,一方面要做好商標全類、多類布局,打好防御戰,另一方面,企業還要積極通過法律武器維護正當權益!

中國商標網信息,目前,百度公司申請商標已超過10000個,商標布局保護體系可謂十分強大。另外,在構建強大的商標保護體系之余,近年來,百度公司也發起了多起維權訴訟,涉及酒店、汽車、地產、餐飲等多個領域,通過維權,百度公司成功打擊了不少蹭名牌企業。

作為從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我們——高沃知識產權也未能避免傍名牌問題,此前遭遇同行公司商標侵權行為!好在,高沃知識產權同百度一樣,通過積極維權獲得勝訴,給惡意傍名牌行為以警示。對于知識產權侵權維權,高沃是專業的!如果您也遇到類似問題,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取知識產權服務~

--------------------------

來源 | 部分新聞資訊來自澎湃新聞

編輯 | 北京高沃知識產權(ID: gaowoip-com)

聲明 | 部分圖文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前有今日油條,今有百度烤肉,大廠商標屢被傍大腿

文 | AI財經社 王超

編輯 | 游勇

近日,百度起訴“百度烤肉”商標侵權一事引發網絡熱議。

相關法院決議顯示,“百度烤肉”所屬深圳億百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被駁回。此前,廣東兩級法院判決,深圳億百度公司及其“百度烤肉”加盟店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標權且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而類似百度遭遇的搭便車、傍名牌類商標維權事件,近些年極為普遍。此前就有今日頭條起訴餐飲品牌今日油條,另外也有海底撈起訴河底撈餐廳的鬧劇,海底撈更是在敗訴后一口氣注冊了263個商標。

不勝其煩的“形似注冊”

商標是一筆無形資產,當商標逐漸發展成為知名品牌時,品牌附加價值就將以某種形式存在于商標名稱之中。正因如此,品牌是否注冊了商標,這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無形資產的商標,可以通過轉讓、許可給他人使用或質押來轉換實現商標的價值。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財富值越高。例如,茅臺商標估值 118 億美元;蘋果公司向深圳 “ 唯冠 ” 支付了 6000 萬美元才獲得 iPad 商標專用權;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集團以金鑼系列 32 件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評估為質押,獲得了農業銀行臨沂市分行 10 億元貸款額度。

正是這樣的原因及商業價值,很多品牌為此頭疼不已。尤其是最初階段,各種侵權招式真是讓很多企業吃盡了苦頭。

品牌從零到一的建立非常不容易,但被抄襲和仿冒卻輕而易舉。這不但破壞了創立者的努力與心血,也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

2020年8月,海底撈起訴了一家名為“河底撈”的餐館,海底撈的理由是,河底撈和海底撈兩個商標非常形似,并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等。

但河底撈則認為,河底撈與海底撈商標不屬于近似商標。文字商標是不是相似,要從讀音、形象、意思來進行對比,河與海讀音不同,字形也不一樣,相似之處是都屬于水,但一個是咸水,一個是淡水。如果按照原告邏輯,只要是用有水的的名字都是侵犯商標專用權,這顯然不對。

此外,一提海底撈,就知道是火鍋,但河底撈主要經營的是湘菜河鮮,火鍋并非主業,服務方式更不一樣。

最終,湖南長沙天心區人民法院直接駁回了海底撈的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后,原被告雙方都沒有上訴。但比較戲劇和無奈的是,海底撈之后就密集注冊了263個商標,包括“池底撈”、“渠底撈”、“清底撈””、“淮底撈”、“海底姥”等。

今日頭條也遭遇了商標被揩油的尷尬。2020年11月,今日頭條也將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公司告上了法院。今日油條的店鋪裝修設計、Logo與今日頭條極為相似,甚至連口號——“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都取自今日頭條。此外,今日油條公司還在申請注冊今日油條、今日豆漿、今日豆花、今日面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狀態為注冊申請中。

正是借助這樣傍名牌的做法,今日油條一度火了好幾個月。甚至有傳言稱首店開業三個月就實現 40多萬盈利,并開啟了連鎖加盟。

目前,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一事判決結果尚未明了。今日油條創始人張新亞也僅是作了純屬好玩的回應,而所謂的招牌整改,目前也僅是增加了二維碼。

行業亂象緣何不斷?

大廠屢屢被碰瓷的背后,更多是利益驅動。

一方面,不管是河底撈、百度烤肉,抑或是今日油條,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是大公司的延伸產品,而且也更有噱頭,吸引眼球,方便為產品引流。

另一方面,商標注冊的低門檻和成本低廉。商標存在聯合商標與防御商標的區分,即注冊商標不是為了使用,而是為了防御,不讓別人使用,擴大商標防御的地盤。這種注冊方式成本不高,畢竟現在商標注冊費用很低,才300元一個。

而且,我國商標法規定了,商標三年不使用,任何人都可以申請撤銷該商標。也就是說三年之后,可能大量的商標因為沒有使用又被撤銷了。這仍然會有損失和訴累。

所以,“搶注”商標的現象屢屢發生。這些人甚至非常懂得“搶熱點”。今年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商標被搶注。但該商標代理公司被處以10萬元罰款,這成為打擊代理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的全國第一案。前不久的熱詞“打工人”,也有人將“早安打工人”、“打工人”等申請注冊為商標。其中不乏以交易為目的,囤積商標的投機者。

有業內人士評論稱:“今日油條和百度烤肉非常類似,商標主體蹭名牌的意圖非常明顯。商標局可以在收到商標申請時,可以設置相關檢索等技術手段,排除明顯的搭便車行為。此外,如果申請人在之前申請的商標就存在這類傍名牌行為,商標審核機構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等,駁回其申請,如此來有效避免這類‘渾水摸魚’現象。”

商標侵權是一件不勝其煩的事,很多企業被迫無奈各種打官司。大量企業在創業初期缺乏現代企業品牌觀念,往往只把眼光放在了有形資產上。而在品牌戰略愈加重要的今天,如果商標上有缺失,就必須補上這一課,為自己的品牌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火墻”。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