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打孔巨匠(趙宋皇室后代,有一項世界級物理成就,還論證出地球是圓的)
被稱為打孔巨匠文章列表:
- 1、趙宋皇室后代,有一項世界級物理成就,還論證出地球是圓的
- 2、玉雕巨匠、名貫朝野之陸子岡,有子岡牌者價值千萬!
- 3、動態風箏大師張天偉: 跨越百年的傳承 他讓風箏有了生命
- 4、風骨可以當飯吃嗎?
- 5、HZ-130YY百米勘探鉆機 液壓巖芯鉆機 地質取樣鉆機
趙宋皇室后代,有一項世界級物理成就,還論證出地球是圓的
談及古代科學史,很多人言必談古希臘,對中國卻不屑一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古代科技重應用、不重理論,重經驗、不重實驗,與古希臘注重理論總結、注重實驗相差甚遠。姑且不談所謂的古希臘文明來歷不明,以莫名其妙地違背人類進化邏輯的方式出現,就說從客觀實驗出發,采用大規模的實驗方法去探索自然規律的科學實踐上,中國古代也有相應的科學大師,本文所講的這位科學巨匠叫趙友欽,在世界物理史上有一項開創性的成就,比后來的著名物理學家意大利伽利略海早了兩個世紀,同時他還科學論證了“地球是圓的”。
趙友欽是宋末元初人,或名敬,字子恭,自號緣督,因此別人就稱他為緣督先生。他是宋室漢王趙元佐十二世子孫,趙光義的十三世子孫,籍貫為江西鄱陽。宋朝滅亡后,為避免受到元朝的迫害,他浪跡江湖,隱逸道家。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即道教和科學的緊密聯系,歷代都有對科學巨大貢獻的道教徒,其中如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人,足可在中國化學史、醫學史等領域占一席之地。但與前人略有不同的是,趙友欽隱逸道門之后,他的興趣不在煉丹煉藥上,而是癡迷于物理光學領域。
中國古代光學有著許多輝煌的成就,其中之一是光學研究,對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等現象,《墨經》、《夢溪筆談》早有記載。然而,對光線直進、小孔成像與照明度最有研究,并最早進行大規模實驗的卻是趙友欽,他的這些實驗在世界物理學史上是首創的,被記載在《革象新書》的“小罅(xià)光景”(即小孔成像)這一部分中。
對于光線直進、小孔成像與照明度等諸多光學現象,盡管古人早有記載,但記載的畢竟比較簡略,很多問題并未描述清楚,趙友欽對“室有小罅雖不皆圓,而罅景所射未有不圓;罅雖寬窄不同,景卻周徑相等”等問題疑惑不解,于是開始長期觀察、實驗、分析。
通過長期觀察、實驗、分析,趙友欽得出不少論斷:小孔成像“隨日月之形皆圓”,而大孔成像與孔的形狀相同;孔變小時,像就會變得暗淡,物距孔越遠像越暗;孔變大時,距孔越遠,其像也越大,但明亮程度不變等。
為了進一步驗證由觀察自然現象得到的論斷的正確性,于是趙友欽就在浙江龍游雞鳴山筑觀星臺,建造了“小孔成像”實驗樓。實驗樓是一棟兩層樓,上面是兩間房子,每間房子下面各挖一口4尺直徑的圓井,右井深4尺,左井深8尺,其中左井里放一張4尺高的桌子。在井底有兩塊直徑4尺的圓板,上面各放置1000根蠟燭,用來模擬日月光源。井口地面上覆蓋兩塊直徑5尺的圓板,左邊開孔一寸左右,右邊開孔半寸左右,以樓頂天花板作為固定的相屏。如此大規模的物理實驗,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比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意大利的伽利略早了兩個世紀。
根據《革象新書》記載,趙友欽的實驗分為五步,主要驗證了五個光學問題。
其一,保持光源、小孔、像屏三者距離不變,改變小孔的大小,最終確認“小孔雖方,其像必圓”,但隨著照度不同,像會出現一濃一淡,“寬者濃而窄者淡”等,并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科學分析。
其二,改變光源大小與強度,模擬日月食現象,將右邊蠟燭減少500支,剩下的集中放置在木板的一邊,最終觀測到“右間樓板缺其半于西,乃小景隨日月虧食之理”,這也表明小孔成像是倒像的道理。
其三,改變像距,調整小孔到屏幕的距離,得出“照度隨著光源強度增強而增強,隨著像距增大而減小”的粗淺定律。在400年之后,西方才由德國科學家來博托得出“照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定律。
其四,改變物距,調整光源到小孔的距離。在光源強度、小孔大小、像距都不變時,趙友欽發現物距愈大、像愈小,反之物距愈小、像愈大,“由是察之,燭也、光也、竅也、景也,四者消長勝負所當論者”,揭開“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
其五,改變孔的大小與形狀,觀察大孔成像的情況。趙友欽觀察再次確認大小孔成像不同,小孔時“不睹一景之全,碎徹千燭之景”,但大孔時“大罅之景千數,比于沓紙重疊不散,張張無參差。(更)大則總是一井之景,似無千燭之分”。
在結束“小罅光景”篇時,趙友欽最后寫道:“是故小景隨光之形,大景隨空之象,斷乎無可疑者?!奔创罂壮上衽c大孔形狀相同,小孔成像與光源形狀相同,這一結論無疑非常正確。
除了上述光學實驗之外,趙友欽還有一些世界級的成就:
首先,科學論證了“地球是圓的”。18世紀之前,除了環球航行之外,論證“地圓說”最科學的辦法是確定經度差、緯度差,其他的或多或少不夠嚴謹。唐代與元代曾在南北、東西大規模天文觀測,發現北海與南海的北極星角度明顯不同而確定了緯度差,發現開封與西域的月食出現時間相差1更半而確定了經度差,由此趙友欽指出“測北極出地高下(即緯度差異),及東西各方月食之時刻早晚(即經度差異),皆地體渾圓,地度上應天度之證”,論證了“地球是圓的”,比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嚴謹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觀測船只桅桿可以論證“地圓說”,但趙友欽指出這種方式不可信,“地體雖渾圓,百里數十里不見其圓,人目直注,不能環曲。試泛舟江湖,但見舟所到之處隆起,而水之來不見其首,水之去不見其尾”,而他認為觀測遠處大山更為可信,“洞庭之廣,日月若出沒其中,遠山悉在環曲下,不為障也?!闭f到底,地球太大了,人的目力有限,基本不太可能看得清遠處桅桿,而遠處大山很大,“不為障也”,可以發現遠處大山“悉在環曲下”。
其次,趙友欽還闡述了“月體半明”的問題,為此他將一個黑球掛在屋檐下比作月球,反射太陽光,發現黑球總是半個球亮半個球暗,而從不同位置去看黑球,看到的黑球反光部分的形狀不一樣。最終,他通過這個模擬實驗,形象地解釋了月的盈虧現象。
除了天文、光學上的成就之外,趙友欽還有很多成就:數學上的割圓術,他將千寸直徑的圓周分割為正16384邊形,這一成果記錄在《革象新書·卷五·乾象周髀》中;曾經“東海上獨居十年”、“發前人所未言”注《周易》數萬言,還著有道家的《金丹正理》、《盟天錄》、《推步立成》等書??上У氖牵陡锵笮聲吠獾钠渌鳎笫蓝家咽髁?。
今人談及中國古代科學,簡單的“古代中國是實用技術”一句概括,似乎中國古代完全沒有實驗、沒有理論總結,這種說法無疑有失偏頗,趙友欽就是明證。其實,不僅僅是趙友欽,還有戰國石申、魏晉劉徽、南北朝祖沖之、宋代賈憲、元代郭守敬等等,都是當時世界上最頂級的大科學家??梢哉f,如果古代中國沒有科學,也就不可能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不可能數千年占據世界第一,問題在于古代中國沒有形成科學傳統與傳承,比如趙友欽與他的《革象新書》就一直鮮為人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玉雕巨匠、名貫朝野之陸子岡,有子岡牌者價值千萬!
玉雕巨匠、名貫朝野之陸子岡,有子岡牌者價值千萬!
陸子岡(1522-1620),一作子剛,原籍江蘇太倉縣,后遷居蘇州橫山下,明代嘉靖、萬歷間雕刻家、琢玉工藝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卻愛好玉器。因父兄強迫其娶富商女,其不從,氣死父親,遂被其兄趕出家門。于是,陸子岡和王小溪、賀四一起到蘇州,在蘇州城外橫塘玉器作坊學藝,做玉匠謀生。一日,陸子岡“檢漏”高古玉器遭“打眼”,便跟蹤賣玉之人,見到造假高手它山師傅,拜其為師,刻苦學習琢玉功夫。嘉靖十八年(1539年)學藝有成,在蘇州設治玉作坊,人稱“子岡玉坊”,最后終成琢玉高手。其技藝起凸陽紋、鏤空透雕、陰線刻劃皆盡其妙,尤其擅長平面減地之技法,能時之表現出類似淺浮雕的藝術效果。所制玉雕,多形制仿漢,取法于宋,頗具古意,并形成空、飄、細的藝術特點???,就是虛實相稱,疏密得益,使人不覺繁瑣而有空靈之感;飄,就是造作生動,線條流暢,使人不覺呆滯而有飄逸之感;細,就是琢磨工細,設計精巧,使人不覺粗獷而有巧奪天工之感。其貢獻之一是將傳統的“沙碾法”改成刀刻法,使雕刻藝術達到高超精美程度。
子岡牌陸子岡(明)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時蘇州、北京和揚州為全國三大琢玉中心,蘇州尤為突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睋妨嫌涊d,明代蘇州的玉雕高手有賀四、王小溪等人,以陸子岡最為著名,雖區區工匠卻“名聞朝野”,文人雅士視其為上賓,其玉雕技藝享稱“吳中絕技”,所制玉器人稱“子岡玉”。陸子岡的作品題材多樣,形制多變,飛禽走獸無不入畫,杯盤壺爐皆能制作,不少作品上還銘有詩文,書體有草書、行書,筆法清秀遒勁,為達官貴人所追求,十分名貴,當時在蘇州“子岡玉”與唐伯虎的仕女畫相提并論。
“子岡玉”選料非常講究,有所謂“玉色不美不治,玉質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說,所用玉料均為新疆玉。其琢玉不僅貴精而崇尚適用,造型多變而規整,古雅之意較濃。明穆宗朱載聞知后,特命他在玉扳指上雕百駿圖,陸子岡僅幾天時間便完成了,在小小的玉扳指上刻出高出疊巒和大開的城門,而馬僅雕三匹,一匹馳騁城內,一匹正向城門飛奔,一匹剛從山谷間露出馬頭,烘托出藏有馬匹無數奔騰欲出之感的氛圍,以虛擬手法表達了百駿之意,妙不可言。自此,其玉雕便成了皇室的專利品。
合巹杯陸子岡(明)祝允明詩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合巹杯拓片
其曾雕玉水仙簪,玲瓏奇巧,花托下莖枝,細如發絲而不斷,顫巍巍地顯現出花之嬌態,令人難以想象是用玉石所雕。《蘇州府志》贊:“陸子岡,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瓏奇巧,花如毫發”?!缎煳拈L集》中載有《題水仙簪詩五道》,其中一道是“昆吾鋒盡終難以,愁煞蘇州陸子岡”之句,還有“梅花紋茶晶花插”句,此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隊發掘清代皇室墓時得玉杯一件,杯柄上有“子岡”二字款,器身及蓋雕滿花紋,蓋面上3只圓雕獅子,造型精美,也為其作品。在故宮博物院里,至今珍藏有陸子岡的青玉《嬰戲紋壺》、青玉《山水人物紋方盒》等玉雕佳作。其中合巹杯,高7.5厘米,寬13厘米,杯由兩個直筒式圓形連接而成,底有六個獸手足,杯體腰部上下各飾一圈繩紋,作捆扎狀,一面鏤雕一鳳作杯把,一面凸雕雙螭作盤繞狀,兩紋間的繩紋結扎口上刻一方圖章,上有隸書“萬壽”兩字;杯身兩側,一側雕有“濕濕,既雕既琢,玉液瓊漿,均其廣樂”之詩句,未署“祝允明”三字,詩上部刻有“合巹杯”名,另一側雕有“九陌詳煙合,千番瑞日明,愿君萬年壽,去醉鳳凰城”之詩句,詩上部有“子岡制”三字篆書款,這件玉雕作品充分體現了子岡琢玉古雅精妙的藝術風格。
青玉子岡款環把有蓋樽1962年于北京黑舍里氏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陸子岡每件玉器必會落款,這既讓其流傳千古,也讓其丟了性命。其落款以篆書和隸書為主,其刻款形式均為圖章式印款,有陽文或陰文,文字有“子岡”、“子剛”、“子剛制”三種。刻款部位十分講究,多在器底、器背、把下、蓋里等不顯明處。萬歷年間,明神宗朱翊鈞命他雕一把玉壺,不準落款,他僅憑手感功夫,巧妙地把名字內刻玉壺嘴的里面。還有一次,皇帝命他雕一匹馬,并明確不準落款。陸子岡雕好后獻給皇帝,皇帝和眾大臣均未發現落款,皇帝非常高興地獎賞了他。后來一個宰相發現在馬的耳朵里有“子剛制”微雕落款,皇帝知道后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夸獎了他。據說,本來陸子岡深得皇帝喜愛,但有一次他為皇帝制作一件玉雕后,將名字刻在了龍頭上(一說龍口里),被王小溪舉報,犯了大忌,觸怒了皇帝,被判“犯逆罪”被殺。其終身無子無徒,一身絕技隨之湮滅,令后人望玉興嘆。
陸子岡是用什么工具把玉器雕刻得如此纖巧,至今還是不解之謎。據說,他手下絕活皆出于獨創之精工刻刀之“錕铻”,但這“錕铻刀”從未示人,操刀之技也秘不傳人,至今“子岡玉”的雕刻技藝仍屬絕技,難以仿效。清代以來不乏“子岡玉”贗品,也不乏高手所為,但雕刻水平與“子岡玉”相去甚遠。至清代時,蘇州玉器業已將陸子岡供奉“玉神”,頂禮膜拜。
明末子剛款玉卮北師大工地出土于康熙朝一品官小女墓
陸子岡之所以能成為明末最為著名的琢玉巨匠,除了他的絕密技藝難以仿效外,還與他游藝于名家之間、營銷與權貴人士分不開的,最終能名貫朝野上下。
明代晚期,蘇州府大師、大家、名家眾多,當時他與文學家、書畫藝術家、篆刻家、工藝美術家之間交往頗多,如與明代書畫家徐渭、文彭、祝允明、董其昌等文學、書畫、工藝、收藏等大家都有直接與間接的交往,有的交往較深。明末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徐渭《詠水仙簪》云:“略有風情陳妙常,絕無煙火杜蘭香。昆吾峰盡終南似,愁釘蘇州陸子岡。”詩雖不是真正贊美子岡玉雕作品的,但從另一側面也印證了陸子岡巧奪天工的琢玉絕技,這與《太倉志》所載“今所遺玉簪,玲瓏奇巧,花莖細如毫發”的子岡玉雕作品相吻合。
子剛款桃式玉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子剛款桃式玉杯款部拓片
明代蘇州商業發達,巨賈富商、達官貴人云集,財富充盈,同時這些有錢有閑有權勢的人,又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在當時,陸子岡玉雕是精品力作,是蘇州玉雕的杰作,成了一道品牌,是名品,也是奢侈品。一些權貴人士因擁有子岡玉而自豪、顯耀,常把子岡玉作為身份的象征、品位的標志、時尚的憑據。因此,陸子岡玉雕作品的附加價值也大大提高。
陸子岡不僅出名于蘇州府,也揚名于京師。明代實施新匠戶制度,分為輪班匠與住匠兩種。輪班匠隸屬于工部,是各地輪流赴京的工匠。陸子岡因此也常當輪班匠,清宮舊藏的一些“子剛款”玉器,可能是陸子岡在“輪班”期間的作品。在款式上,“子岡”款式與“民款”有所不同,更接近“官款”。
“子岡玉”之所以揚名天下,既有玉雕作品本身的因素,還有文化的因素、社會的因素?!白觿傆瘛币I了中國明末清初的愛玉時尚,實現了明代玉器工藝由“粗大明”向“精大明”的歷史性轉變,其精美的玉牌、靈巧的玉簪、華貴的器皿、高雅的藝術主題、藝術化的裝飾,無不令愛玉之士向往。
更多子岡牌最新市場動態資訊小編微信:Nqf7520
動態風箏大師張天偉: 跨越百年的傳承 他讓風箏有了生命
機械設計出身的張天偉,帶著對古老技藝精粹的傳承,在全國首次將機械傳動與古老的風箏制作相結合,把傳統的平面靜態風箏創新發展為立體動態風箏。
動態風箏現已成為具有西安地方特色的又一風箏流派。81歲的張天偉,是陜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動態風箏”傳承人。4月23日上午,記者一行來到了張天偉工作室,拜訪了這位動態風箏大師。
張天偉
和風箏的緣分跨越整個世紀
張天偉和風箏的緣分跨越了一整個世紀。聽老人講起和風箏的結緣,就像是順著風箏線穿越回了上世紀的老西安。
那個時候,張家還是西安有名的大戶。祖父張兆機人稱“張百萬”,父親張煥江多才多藝,樂器繪畫攝影樣樣精通,在西安風箏界里也非常有名。
“聽老一輩人講,父親做的風箏,中間立柱要用10多米長的整根毛竹。風箏豎起來靠在墻上還高出大半截,風箏從大門根本出不去,出門要從房頂上架著梯子出去。
“祖父喜愛風箏,父親擅長制作傳統風箏、社火道具。我也算成長于風箏世家。受家人熏陶,自然也就對風箏制作愛得不行。”張天偉的童年時期是在開通巷老宅院里度過的,家境優越,從小就喜歡鼓搗機械,拆卸鐘表,這也為他后期將機械制作融入傳統風箏打下了基礎。
1953年春節,剛上高中的張天偉協助父親張煥江幫群眾畫社火“鷸蚌相爭”,“看著做好的仙鶴,我當時就在想將來有沒有可能做一只能在天上轉脖子、張嘴,還會叫的‘活’仙鶴。”
張天偉并不滿足于傳統的風箏技藝。12歲時,在圖書館讀到對風箏藝人“天津魏”的作品介紹,其中“公雞斗架”風箏的描述給了張天偉很多啟發,“我能不能只用一根主線,就能實現公雞斗架?”
動態風箏的“種子”就此在張天偉心里萌了芽。他說,“我這個人,一輩子總想做點新的、不一樣的東西。動態風箏是我心里從小就有的一個夢?!?/p>
秦始皇銅車馬及秦俑軍陣動態風箏
讓風箏從平面走向動態
上世紀六十年代,許多民間藝術品曾被視為“封資修”。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沉寂已久的風箏悄然興起。1984年,首屆濰坊國際風箏節正式拉開帷幕。此時的張天偉已經是西安互感器廠的一名工人。聽到這個消息他動了心,覺得自己應發揮才能,使這一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1986年,第一屆全國風箏邀請賽與第三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同時在濰坊市舉辦。張天偉帶著紀念父親的立體燈籠風箏第一次參加了風箏節,并為陜西奪得唯一一個銀牌。這次比賽也讓張天偉開了眼界, “各式各樣的風箏一個比一個做得好,但都是靜態風箏,我當時就想‘怎樣做才能讓風箏動起來呢?’”
張天偉在從濰坊回來的路上就開始畫草圖,率先開始了動態風箏制作的探索。1988年張天偉做出了第一個動態龍風箏。這個風箏以風為動力,將風輪、齒輪、曲軸、連桿、滑槽、搖臂等機械傳動裝置與竹扎紙糊的傳統手藝巧妙結合。能動會叫的動態龍風箏剛一問世,技驚四座,后來被加拿大友人收藏,還被印制在加拿大郵票上公開發行。
如今動態龍風箏已被張天偉更新到第四代,“最開始風輪設計在龍鰓,不美觀,后來改成嘴里含珠、珠轉傳動,但都說‘二龍戲珠’,這樣的設計也不合常理,于是又把風輪藏進龍頭……”匠心所在,唯精益求精。龍的動作也從最初的3個增加到9個,眼皮、眉毛、耳朵、胡須等皆變動態,第四代龍頭里的機械構造,如手表零件般細密復雜,卻又精確運轉、渾然一體。
傳統風箏制作講究“扎、 糊、 繪、 放”。而張天偉在全國首次將機械傳動與古老的風箏制作相結合,把傳統的平面靜態風箏創新發展為立體態風箏。所謂“動態風箏”,就是在傳統的風箏基礎上增加了風力機械傳動裝置,以自然力為動力,經齒輪等巧妙機構帶動風箏上某些部位變化活動,提高了風箏自身的觀賞性和趣味性,現已成為具有西安地方特色的又一風箏流派。
在此之后,張天偉潛心研究、不斷嘗試創新,轉脖張嘴會鳴叫的仙鶴,活靈活現、喜怒無常的“七品芝麻官”,滑稽有趣的“卓別林”,詼諧搞怪的“豬八戒背媳婦”……每一件風箏的動態各不相同,“引擎”構造也截然不同。從1986年至今,張天偉代表省市參加數十屆國際國內風箏大賽30余年,足跡遍布祖國各地,并先后榮獲各類大獎近百項。他也從一名懵懂的愛好者變為了一位名揚中外的風箏巨匠。
翱翔天際的愛國情懷
張天偉的風箏題材多與傳統歷史文化有關。他的風箏受到大家喜愛,不僅僅是技藝的精湛和技術的革新,更融入了時代主題,傾注著濃濃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化的符號。
秦始皇銅車馬及秦俑軍陣動態風箏,無疑是張天偉的代表作之一。歷時8個月制成、曾在上海世博會展出。風箏以竹扎銅車馬為先導,銅車馬用了920根竹篾、有3000多個綁扎點,不僅造型精巧,駟馬經機械傳動還可昂首擺尾、奮蹄奔騰,駕車人亦可揮臂驅馳、睥睨四方,而整個銅車馬重量控制在500克;其后為秦俑軍陣,共8個方陣,每方陣6排、每排4人、總計192個秦俑,風吹軍陣產生的升力將銅車馬帶上高空,總長40米的風箏一飛沖天,蔚為壯觀,逼真再現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雄姿,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2008年為慶祝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張天偉還制作了“秦始皇萬里長城”風箏。頭戴珠冠、腰插寶劍的“秦始皇”,在風力作用下會左右轉頭,揮動右臂。在其身后氣勢恢宏的萬里長城風箏,由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等六個關隘,15座烽火臺,187個城垛,總計208只風箏組成,升起后宛若一條巨龍翱翔于祖國藍天。
200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張天偉又特意制作了一條直徑60厘米、全長60米,龍身由60面國徽組成的“中華巨龍”。該風箏在全國首次采用了“聲光電”技術,龍頭不僅下巴可以開合,舌可伸縮,眉毛也可豎起落下,雙眼可轉動并放射光芒,還能在高空循環播放《歌唱祖國》等歌曲。
“不同的作品里,寄托了我很多不同的情感,這也讓我的風箏有血有肉有靈魂?!睆執靷フf,自己不愿做簡單重復的作品,那些和出自工廠、以謀利為手段的冰冷商品無異?!?/p>
他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動態風箏非??简灲橙说募妓?。風箏龍頭的方寸之間,既要各式材質的機械部件靈活運轉、協調如一,又要結實可靠經得住高空風疾的考驗。“比如在竹篾上打孔讓曲軸穿過,曲軸1.5毫米,那竹篾上的孔就得拿1.55毫米的鉆來打,打緊了曲軸就轉不動,打松了則會消耗動力,這0.05毫米的拿捏,靠的是幾十年機械師手活兒的經驗?!睆執靷フf。
熟悉他的人都說,張天偉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從11歲接觸風箏開始,70年來,張天偉沉著堅持、精益求精,對風箏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極致,不做重樣的風箏,下一個永遠比上一個更好,“我這一輩子沒有其他愛好,就是愛風箏?!?/p>
單純從技法流傳而言,張天偉說他一點兒不保守,“我的風箏設計圖從不保密,拿給別人也仿不出來。”為了讓動態風箏走得更遠,張天偉在制作風箏的同時還會將制作步驟和圖案記錄下來集結成冊。除此之外,張天偉還收了徒弟,傳授技藝的同時也從年輕人那里學新東西。這個徒弟留過學,能將動態風箏的骨架模型精確地還原在電腦上。“她想找更好更輕的碳纖維材料代替傳統的竹條作風箏骨架,希望借助‘樂高’的形式推廣動態風箏,讓動態風箏走向更多人。我很贊賞?!?/p>
從平面風箏到動態風箏,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如今,81歲的張天偉依舊每天尋找創意,堅持做風箏。張天偉說,“任何老手藝的傳承都不僅僅是技藝的照搬,這是一種狹隘的文化傳承。加入創意和創造力,才能讓這些中華技藝走得更遠更久?!?/p>
來源: 文/記者 王江黎 圖/記者 李安定
編輯:芥末花生
風骨可以當飯吃嗎?
“原先那頭石虎在當年就被打成了渣,后來新作的石虎挪動了位置。現在怕是不好找。”
跟著方勁松大聲說道:“查下原來石老虎的位置?!?/p>
“誰知道的趕緊說?!?/p>
一干老頭趕緊行動起來,平板手機筆記本拿出來翻得不亦樂乎。
被鄙視的覃允華開始在附近周圍尋摸起來,嘴里還喃喃自語。
半鐘頭過去了,一幫子全都歇菜,不用說,肯定沒發現。
當地文物所的找來了當地的兩個年紀最大的老人,試圖想從他們那里找到當年那尊老石虎的位置。
兩個老頭都七老八十了,小時候就在這山里撿柴、撈松毛、放牛、開荒。
對這片山地非常的熟悉。
圍著樹林子里走了一大圈,兩個老人這里指指,那里點點,他說他的是正確的,我說我的才是最準的。
兩個老人互相都說自己對,對方的是錯的,跟著竟然吵了起來,互相開始揭短,吐著對方的口水
到最后,兩老人家竟然當著大伙的面打了起來。
兩八十歲老頭打架,完全就是拉起架勢,你比出一招白鶴亮翅,我來一招蒼松迎客。
這等稀奇場面讓一干人等面面相覷,痛苦的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黃冠養三老頭捂臉不忍直視,擺擺手叫人送老人家下山回家。
時隔幾十年,地理雖然沒太大變化,但人為因素太大,哪里還找得到石虎原址。
這下所有人都沒法子了,干瞪著眼,互相練著對眼神功。
黃冠養禁不住仰天長嘆。
金鋒已經把所有答案都告訴自己了,但自己卻是摸不到那道門。
真是天要絕我!
方勁松卻是默默的走到金鋒跟前,嘿嘿干笑幾聲:“那啥,小金大師,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我看著這時間也不早了,你干脆來個砸金蛋,謎底全揭曉,完了咱們好去看你的那幾車廢品……”
這話出來,覃允華跟黃冠養渾身一怔,望向金鋒。
“對對對,小金鋒,你的時間寶貴,我們也不耽擱你,黃博,你說是不是?”
黃冠養頓時嘿嘿哈哈笑出聲來,一個勁點頭。
金鋒輕輕嘆了一口氣,搖搖頭,冷哼一聲,跺跺腳,走到一邊,根本就不理睬這三老頭。
仨老頭臉色尷尬,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這個金鋒啊,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金鋒冷冷說道:“還愣著干什么?對啊!”
聽到這話,仨老頭渾身一震,眨眨眼睛,完全沒弄明白金鋒說這話的意思。
方勁松眼珠子轉了急轉,猛地下低頭一看。
“轟!”
腦袋就跟被大鐵錘重擊了一下,嗡嗡作響。
“你……你……”
“你怎么會知道?”
黃冠養跟覃允華面色劇變,疾步來到方勁松跟前,低頭,定眼一看。
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五臟六腑都被冰凍起來。只見地上露出一個深深的腳印,順著腳尖望過去,六十米之外的那頭石龍的龍頭清晰可見。
此時此刻,三老頭完全被震得說不出話來。
心底掀起的滔天巨浪足以淹沒整個山坡。
再看金鋒的時候,三老頭已經找到任何言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黃冠養、方勁松、覃允華三個人代表了本省考古界和古玩行最高水準,卻在金鋒跟前,完全被秒成了渣。
神,也不過如此。
“不學無術,胸無點墨,連最起碼的分針定穴、魁星點斗都不會用?!?/p>
“一輩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耳畔傳來金鋒的冷冷訓斥,仨老頭本就早已麻木的神經再一次被驚雷劈中。
“分針定穴、魁星點斗!”
“你是……你是……搬山……”
找到了石虎原來的位置,接下來的事就好辦多了。
但金鋒依然沒閑著,因為這幫老家伙們根本不知道怎么擺虎頭。
沒法子,又只得請金鋒出馬了!
“最后幫你們一次!”
冷冷丟下這句話,金鋒把新造的石虎搬到金鋒指定的位置,金鋒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閉著眼睛昂著頭想了一會,大步走到石龍那邊,拿著軟筆,重重的在龍頭眼睛上劃了兩點。
畫龍!
點睛?。。?/p>
瞬間,那頭石龍就有了靈魂,就像是要活了過來,脫體而去,一飛沖天。
雙目圓瞪,威猛兇惡,氣勢滔天,看得眾人汗毛倒豎,渾身發麻。
站在龍頭之前,順著龍眼的方向抬手一指。
“就是那!”
“去挖!”
剩下的事金鋒不用再管,三老頭也沒那臉再讓金鋒實地去看了。
趕緊叫科技人員上來,衛星定了對面的坐標經緯度。
為了保險起見,在定了坐標以后,再把區域范圍擴大,確保萬無一失。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金鋒所指出來的區域,但卻沒人敢提出質疑,因為方勁松、黃冠養兩位大咖對金鋒的態度讓這些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接下來,肯定要辦金鋒的正事了。
仨老頭從山上下來,樂得嘴都合不攏,對金鋒那叫一個殷勤和恭敬。
專車拉著一路狂奔,直達某個地方,在那里,一輛拖掛車上,裝滿了二手家伙什。
液晶電視、電腦主機、顯示器、空調、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電腦桌椅、辦公桌椅、皮沙發、鐵沙發、廢書廢報廢紙箱……
滿滿一大車的物件,其中大部分都有八成新。
看來,這幫老貨為了哄騙金鋒出山,著實廢了不少心思。
直到現在,金鋒才第一次露出了一點笑容。
二話不說,就要跟車回家。
幾個老頭怎么可能就這么輕易的放過金鋒這坨奇貨,六只手拽的拽,抱的抱,拉的拉。
“先吃飯,先吃飯,小金啊你累了一上午,連早飯都沒吃,你要不給我這個面子,那以后我們幾個老不死的可沒臉再登你們家的門了……”
“對對對,小金鋒啊,咱們先去吃飯去。三蘇故里可是美食故鄉?!?/p>
“鄒包子、鐘水餃、陳麻婆、豆湯肥腸……”
“還有回鍋排骨、正宗的江魚,一根刺都沒得,入口即化,正宗東坡肘子……”
對于吃的,金鋒可不感冒,能吃飽就行。
掌握了金鋒脈門的幾個老頭呵呵賊笑起來。
“小金鋒啊,吃飯是次要的,待會這邊藏友會會舉辦個內部交流……”
“說不定會有好東西,你要看上了,我豁出這張老臉不要,叫他們給你最優惠的價格?!?/p>
覃允華則附在金鋒耳邊說道:“以你的神眼,真有好東西,撿個漏還不是秒秒鐘的事???”
于是乎,大隊人馬直殺本地最好的一家五星級農家樂。
坐在竹林中密封的亭子里,聽著雨打竹葉滴滴的聲音,品著頂級蒙頂山茶,宛在桃源,隔絕俗世。中午一大桌的美食倒符合金鋒的口味,尤其是那米豆腐和紅燒江魚,讓金鋒足足吃了三大碗米飯。
飯后一支煙,一杯茶,心情舒緩,身體也慢慢在自己調養,慢慢靠近及格線。
張獻忠的沉銀寶藏對金鋒吸引力不大,因為自己手里的那幾件東西已經是最好的。
當年張獻忠確實沉了很多寶藏在江底,大多都是金器銀器和軍餉,要說最重要的典籍史料,書畫等物,就算是保存再好,沉江數百年,挖出了怕是也廢了。
再說了,當時亂世,人賤如狗,那些字畫典籍誰會重視。
小憩了一會,外面傳來陣陣腳步聲,十來個人先后進入了亭子。
亭子也相當于一個豪華包間,面積很大,吃飯唱歌麻將硬件一應俱全。
一幫人進來就對黃冠養、方勁松、覃允華幾個人點頭哈腰,笑容滿面,又遞名片又遞煙。來的人都是附近幾個地區的大老板,由自己組織的收藏協會管事的帶隊。
這些老板身家都是九位數級別的,畢竟現如今盛世空前,早年的積累和機遇,幾年時間就做大做強。
有了錢自然還要更近一步,那就是奔著世家門第發展,必須得附庸風雅,也玩玩高品位的東西。
就像是封建社會的皇帝一樣,誰不想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做皇帝。
早些年的的附庸風雅,那就是買一大屋子的書,世界名著、神州名著,醫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等反正什么貴的好的統統買回來,從不去看,有了就行。
后來嘛,就變成宴請名流貴胄,再后來,收藏,成為了第一首選。
身家幾億,幾十億的老板們現在多得傷心,他們不缺錢,缺的是閱歷和眼界。
隨著古董熱的興起,以前看不見的古董逐漸出世,一個接一個的天價落槌價讓所有人都瘋了。
以前的收藏是愛好,現在的收藏早已變質,成為了一種投資。
比任何暴利行業還要暴利的投資。
剛入古玩這一行,沒有任何一個老板和普通人不會吃虧上當打眼的。
就算沒打眼,收到的那些個東西也不過普通平常的垃圾貨。
而真正的精品古董價格一路走高,動不動就是百萬千萬億萬的天價,高額的利潤也讓無數造假者前赴后繼,趨之若鶩。
更有那些下套的,埋地雷的,連環套的,假拍賣的,國寶幫的,大量的歪門邪道充斥全國,搞得烏煙瘴氣。
因為古玩行里特有的規矩,無數玩家藏友被坑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無數老板一次又一次的吃虧上當卻是鐵了心的不見棺材不掉淚。
這幾年來,隨著環境的變化以及騙子們的手段被大量披露曝光,全民收藏漸漸理性。
很多騙子的伎倆和手法早已行不通,轉而改為更先進的科技手段。
現在的鑒寶,才是真正的考眼力,考學識。
所以現在的富豪們需要的是真正的大專家。
眼前幾個就是真正的專家,平日里請都請不來的。
對于本省的頂級專家大咖,富豪們更是毫不吝嗇,見面就是超級大紅包!
A4紙大的紅色大包鼓起老高,見人一個,這是規矩。
金鋒跟著三個老頭卻是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這么年輕的少年,必定是三個人的某個學徒子弟,隨便給一個小紅包就行。
雖然是小紅包,但也有那么整齊的一疊。
這只是紅包,還不是鑒定費!
真要算鑒定費的話,還就不是這個價了。
鑒定費說白了,也就相當于原來的潤筆費。
潤筆費的由來可是要推到五代十國的北周時期了。
北周時,鄭譯與楊堅是同窗好友,又幫助楊堅篡周建隋,但因貪贓枉法被彈劾,貶為開府、隆州刺史。
后來,他奉詔回京治病,隋文帝楊堅下詔恢復鄭譯沛國公的爵位和上柱國的官職,當場命內史令李德林起草詔書。
這時,高颎對鄭譯開玩笑說:“筆干了?!?/p>
鄭譯笑道:“我出為刺史,拄著拐杖回來,沒得到一個錢,用什么給你潤筆?這就是潤筆費的由來。
每個朝代每個時期都會出現非常出名的一些俊杰大家,深受世人敬仰,有錢的富豪商人就會登門一求墨寶。
求字求畫的都是些有錢人,一幅字一幅畫,就會給人名家大師奉上金銀若干。
久而久之,潤筆費也就成了習俗,這在當時可是非常風雅的事情,也不是銅臭的交易。
其實,就是個買賣。
最出名鄭板橋,他算是一絕了。
他將字幅的大小與價格聯系起來,并稱“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
這等坦蕩的風骨,怪不得畫出來的竹子會如此高雅高潔,暢達遒勁。
往上推,還有一個也是很牛逼的大咖。也是世人耳熟能詳的一位人物。
唐寅唐伯虎。
唐伯虎可算是在神州甚至在全世界有神州血脈的地方里相當出名的一個了。
因為有喜劇大師周星星的《唐伯虎點秋香》讓唐伯虎的名氣天下盡知。
傳說唐伯虎早年落魄,以賣畫為生,久而久之有了點名氣。
有一天有個土老肥財主登門買畫,砸了一大筆銀子出來,叫唐伯虎給弄個定制的畫出來。
那就是要求唐伯虎在一張畫紙上畫上一百頭駱駝。
唐伯虎愉快的接下了這個定制單子。
很快就畫好了。
土財主奇怪啊,他這么快就畫好了啊?
不科學撒!這可是一百頭的駱駝啊,不可能這么就畫好了。
接過畫一看,土財主頓時氣得一口老血吐出來。
畫紙上就畫了一座山,山的右邊有半個駱駝腦袋,山的左邊是一個駱駝屁股。
旁邊有詩特意注明。
“百頭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頭在山后,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
這也算是個笑話吧,不過這幅畫如果能傳到今天的話,那可就是太值錢了。
在民國的時候,像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吳昌碩一些大師級的人物都是有明碼標價的潤筆費的。
那時候的潤筆費也叫作潤格。
像白石老人這樣的巨匠,在做木匠的時候靠的是手藝吃飯,所以他賣畫賣印從不恥于要錢。
最早的潤格是清末詩人樊樊山給他定的篆刻潤例。
“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p>
再往后是吳昌碩大師為他定的畫作潤格。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冊頁折扇每件6元?!?/p>
到了白石老人五十六歲時候定居天都城,也是不講究了,直接寫了個賣畫告白。
“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p>
這時候的白石老人的潤格已經很高了,畫一只蝦多少錢,兩只多少錢,那可是明碼實價,童叟無欺的。
很多當時的文人雅士囊中羞澀,但又偏偏極愛煞了白石老人的畫。
于是乎就有人厚著臉皮登門,奉上大洋多少,告訴白石老人,錢不夠,但一心想求畫,還請大師行個方便。白石老人肯定不會壞了自己潤格的規矩,規矩壞了,那名聲也就壞了。
笑著收了錢,淡淡說道,莫慌。
錢少,有錢少的畫法。
進屋作畫,畫成出來,但見一只蝦活靈活現全身都在,另一只蝦卻是只有半個腦袋露在水面。
這就是白石老人的趣事,也是潤筆費的趣事。
其實在神州歷史上,還有兩個人值得說一下,他們可是在揚名國外,賺了不少老外的銀子。
一個是晚清的白龍山人王一亭。
說起來這個人在國人印象里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卻是不失為一代大家。
曾經做過佛教協會的會長,法名覺器。又號梅花館主,海云樓主。
王一亭跟弘一法師都是佛學大師,交往甚密。
曾經在魔都的傳法的時候,弘一大師做了一幅字,大大的一張宣紙上,上半截寫了一個佛字,下半截留空。
留空的半截,就由王一亭畫一尊羅漢,呈交好友紅樹室主陸丹林。
王一亭早年師從大師任伯年,后來又與大師吳昌碩成為至交。
吳昌碩贈詩王一亭曰:“天驚地怪生一亭,筆鑄生鐵墨寒雨?!?/p>
就是這個人,他所畫的羅漢圖在東瀛簡直賣瘋了,比起在國內,他的名聲在東瀛蓋過任何人。
無數東瀛名家大師重金求購王一亭的羅漢圖和書法,在東瀛,能擁有一幅王一亭的羅漢圖或者書法的畫,在當時,那就是真正的收藏大家。
HZ-130YY百米勘探鉆機 液壓巖芯鉆機 地質取樣鉆機
地球物理勘探,道路及建筑勘探以及打爆破孔等鉆進工程。
2、可根據底層的不同選用合金、金剛石及復合片等鉆頭進行鉆進。
3、可鉆2-9級的沙質粘土及巖層等。
三、HZ-130YY液壓巖芯鉆機主要特點
1、具有油壓自動進給機構,提高鉆進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2、卷揚機加裝保持架,形成雙面支撐星輪的結構,可承受強烈沖擊
3、立軸箱四組軸承定位,保證回轉器有足夠剛性應對碎石層,卵石層等復雜地質條件。
4、本機采用錐度離合器,具有傳遞扭矩大,操作方便,免維護的突出特點。
四、HZ-130YY液壓巖芯鉆機技術參數
整機參數
鉆孔深度
130m
開孔直徑
φ75-φ220mm
終孔直徑
75mm
主動鉆桿
53/59*4200mm
鉆桿直徑
φ50mm
鉆孔傾角
90°~75°
配套動力(柴油機)
13.2KW 2200r/min
結構重量/尺寸
850kg/2400*950*1400
立軸
立軸轉速
142 285 570r/min
立軸行程
450mm
卷揚機
單繩提升力
9.6KN
單繩提升速度
0.41 0.82 1.64m/s
卷筒直徑
φ140mm
鋼絲繩直徑
φ9.3mm
鋼絲繩容量
27m
鉆塔
額定負荷
2t
有效高度
6m
塔腿規格
73mm
泥漿泵
型號
BW95
流量
95L/min
壓力
1.2Mpa
往復次數
93次/min
吸水管直徑
φ51mm*4.5m
出水高壓管直徑
φ32mm*6m
山東巨匠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供應液壓回轉式巖芯鉆機,主要型號有:HZ-130Y、HZ-130YY、XYX-130、XYD-130、HZ-200Y、HZ-200YY、XYX-200、XYD-200、XYC-200A、XYC-200。